处 世 智 慧 老 祖 宗 的 老者所说的话、做的事流传至今,定是藏着很多智慧,在今天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。许多人情达练的道理,老祖宗看得其实比现代人透彻。本期为大家推荐几本集结了古人智慧精华的奇书,教你为人处世,带你领悟人生。 《 素书 》 作者: (西汉)黄石公 类型: 国学/哲学 扫码阅读 推荐理由 《素书》在中国古代修身治国、处世智谋、人生韬略著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。这本原文只有六章、一百三十二句、一千三百六十字的类似“语录体”的书,被历代隐士高人、谋臣策士奉为千古不传的谋略秘籍和成就大事业的不二指南,流传甚广,影响极大。该书作者相传为秦朝末年著名的隐士黄石公,经过多次考验张良,最终将这本书传给张良。张良凭借这本书中的韬略原则辅助刘邦成就霸业。该书采取经文写法,语言高度精练,内涵极其丰富,对人事变化和事物发展的趋势观察细微,体会深刻,对如何提高自身的修养、为人处世、理家治国、趋吉避凶、成就大业,总结出一整套法则和经验。 《 细读淮南子 》 作者: 陈广忠 类型: 哲学 内容: 推荐理由 西汉前期淮南王刘安和门客所著《淮南子》,原著二十余万言,被胡适称作“绝代奇书”。《淮南子》为西汉初期黄老道家治国理论的科学总结。本书选取164则具有一定启迪作用和历代传诵的故事,分为“题解”“原文”“注释”“细读”等内容,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“汉人著述第一流”(梁启超语)的妙文和智慧。 《 知行合一王阳明 》 作者: 度阴山 类型: 哲学 内容: 推荐理由 在蛮荒的龙场,王阳明悟出了“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”,即人人皆有良知。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,让王阳明得到力量的,是“知行合一”,即遵循内心的良知,便能达到宁静于内、无敌于外的境界。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,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。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,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、修练,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。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、下狱待死的恐惧;流放南蛮的绝望、瘟疫肆虐的危险;荒山野岭的孤寂、无人问津的落寞,直至悟道的狂喜、得道的平静后,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,而且逐渐通过“知行合一”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