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安市灞桥区图书馆温馨提示:本文素材源于网络,用于非盈利性公共文化服务,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本公众号处理。
清明节,又称踏青节、行清节、三月节、祭祖节等,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。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,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。那么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?古人在清明节都会做些什么呢?今天故事里的小朋友图噜噜也问了爸爸同样的问题。下面,就让我们一起来书里找找答案吧。 故事中的图噜噜在爸爸的帮助下了解了清明节背后的历史。故事介绍了清明节的由来和祭祀踏青的风俗,也让孩子更加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。 今天是清明节,早上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雨,图噜噜看着窗外行色匆匆的行人,说道:“真糟,踏青泡汤了!” 爸爸走了过来说:“我记得去年清明也下雨了。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”“原来古时候清明节也下雨啊!”图噜噜说。 图噜噜很好奇,问爸爸:“爸爸,古人在清明节都会做什么呢?”“我们一起找出答案吧。”爸爸带他走进书房。 “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,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,除了祭祖和扫墓,古人也会在清明节踏青。”爸爸打开一本厚厚的书说道。 “扫墓是什么意思?”图噜噜问道。“扫墓就是祭扫坟墓,对去世的亲朋好友表示悼念。”爸爸说。 "那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呢?"图噜噜的问题一个接一个。 “其中有个故事呢!”爸爸把书放下开始讲述那段历史,“相传春秋时期,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,流亡国外。” 路途中,他饿得倒下了。随臣介子推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。重耳喝了这块肉煮的肉汤才恢复了精神。之后重耳发现是介子推用自己的肉救了他,十分感动。 可当重耳作了国君,做了晋文公,却忘了重赏介子推。介子推也最鄙视争功讨赏的人。于是,他带着老母亲悄悄地到锦山隐居了。 后来,晋文公亲自到锦山恭请介子推,介子推不愿为官,躲在山里。晋文公找不到介子推就令手下放火焚山,想逼他出山,不料却把介子推和老母亲一起烧死在老柳树下。 晋文公后悔不已,他从树洞里发现一份血书,写着:割肉奉君尽丹心,但愿主公常清明。为纪念介子推,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。第二年晋文公登山祭奠,又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,这就是清明节的由来。 “介子推真是一个好臣子,不求名不求利,一心只为君主常清明。爸爸,我们家为什么不过寒食节呢?” “现在人们常常把寒食节与清明节等同起来,寒食节就是清明节啦。”爸爸说。 “图噜噜你看,天晴了,我们和小朋友们一起去踏青吧。” “好嘞,我要把清明节的故事讲给其他人听,让他们更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。”图噜噜急急忙忙穿好衣服,拉着爸爸找小伙伴们踏青去了。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。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,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,至今为人们所喜爱。 蹴鞠 蹴鞠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。相传是黄帝发明的,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。蹴鞠与现在的足球类似。 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,古时叫探春、寻春等。四月清明时节,春回大地,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,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。 植树 清明前后,春阳照临,春雨飞洒,种植树苗成活率高,成长快。 放风筝 放风筝是民间传统游戏之一,也是清明节习俗之一。风筝又称纸鸢,起源于中国,历史悠久。相传过去有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剪断线,以求除病消灾。 西安市灞桥区图书馆温馨提示:本文素材源于网络,用于非盈利性公共文化服务,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本公众号处理。 别忘了点分享、收藏、在看、点赞哦!